魅力自恋 ——陶醉而不忘我的臭美
时间:2014年4月18日 编辑:秦国妮 文/世纪文人
心理学上有一种比较特殊的人格类型,这种人格类型的人非常可爱,他们对异性不太感兴趣,对同性也不见得感兴趣,倒是对自己特别感兴趣。走在大街上,他们也多半没心思去看帅哥美女,想看帅哥美女,就掏出随身携带的镜子自己照照。是不是很臭美?
传说中有一位名为Narcissus的美男更厉害,一个美丽的女孩子深深地爱着他,却被他拒绝了,因为他爱上了自己在水中的倒影,他认为没有任何女人比水中的“女子”更漂亮,更优雅。被他拒绝的女孩抑郁而死,而他仍每日呆在水边,思念着水中的倒影,日复一日,他变成了一株水仙。
爱自己爱到这么不可救药的地步,已经成为一种人格障碍,严重影响到他的正常生活,心理学上把这种人格障碍叫作自恋型人格障碍;生活中严重到这种程度的例子并不常见,稍微常见一点的是那种老照镜子爱臭美的,他们本质上跟自恋型人格障碍的人有着相同的人格特点,只是程度较轻,心理学上把这种人格叫作自恋型人格。
不管是自恋型人格障碍,还是自恋型人格的人,他们人格特点的本质都是自恋:生命能量内投。这是精神分析学派用的一个术语,似乎不是很好理解,说直白点,就是注意力都放在自己身上,过度关注自己,自我中心,夸大自己的能力和美貌,把自己作为爱的对象。
从自恋的定义,读者朋友可能已经看出来了,自恋这种现象是非常普遍的。Narcissus那样人格障碍型的自恋比较少见,大街上只顾照镜子那种自恋型人格的人也不多见,但是,带一点点自恋这种人格特点的人,却是非常常见的。笔者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全世界每个人都有,你随便举一个例子,深入了解的话,在他身上或多或少,一定都可以发现一点。很多坚决不相信自己会自恋的人,偶尔照起镜子来就没完,似乎是想一次看个够;翻相册怀旧的时候,也都是在自己的照片上停留时间最长。
如果你还是没法相信自己自恋,因为你既不照镜子,也不翻相册,那么你可以用秒表计时器,记录一下每天对自己的关注时间,然后跟对别人的关注时间做个比较。你会发现,即使是最爱的人,你对自己关注的时间也比对他/她关注的时间多无数倍。有些人还没做测试就开始否认:“不可能,我是个很会关爱别人的人,我每天对别人的关爱时间,一定超过对自己的。”细心的读者可能留意到了,这种人就连说这句话的时候,都丝毫没有忘记表现一下自己:我是多么地会关爱别人啊。
成年人身上的自恋可能需要细心观察、计算才会被发现,儿童可不是这样。儿童期孩子身上的表现是非常直接的,每个孩子都很自恋。他们的世界观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这一点很明显。爸爸妈妈都得围着自己转,有的人会更夸张一点,身边的人都得围着自己转,甚至有人还觉得,全世界的人都以自己为中心。儿童身上的这种自恋其实是有好处的,不经历这样一个阶段,孩子没法建立自信,没法建立对自己的爱。只有经历这样一个过渡性的阶段,把生命能量放到自己身上,相信自己有能力适应这个世界,有能力爱自己,才有可能建立对自己的信心,建立对自己的爱。我们可以想象一个更小一些的孩子,完全没有独立生存的能力,什么都依赖父母;爱的投注也还全部放在父母身上,只有对父母的依恋,那么,不把生命能量从父母身上转投到自己身上来,不做一点点夸大的话,他凭什么相信自己的能力?凭什么可以爱自己呢?
儿童通过自恋来建立对自己的爱和自信,婴儿还没有形成对自己的爱和自信,那么婴儿是不是就没有自恋了呢?不是。相反,很多自恋型人格障碍恰恰倒是在这个时期开始形成的。为什么呢?因为一个人在完全没有自信、完全没有对自己爱的能力的时候,恰恰是最需要对自己的爱和自信的时候,需要而没有怎么办呢?可以通过幻想,通过幻想式的实现来满足。完全没有,所以需要幻想完全式的拥有,谁能做到完全、绝对地拥有?上帝。上帝就可以满足这样一种绝对全知全能全爱的感觉,于是婴儿的幻想里会把自己当上帝。听起来有点可笑,事实上这个结论不是凭空捏造出来的,也不是通过想象加推理得出的,它有一定的事实依据。很多严重自恋型人格障碍的病人都说自己是上帝,有些邪教的教主也声称自己是上帝。实际上见鬼去吧,他们离上帝的距离远着呢,顶多也就一心理疾病患者,老大不小了还跟个婴儿似的。婴儿在找奶喝的时候有这种感觉是可能的。有的时候比较顺利,想喝刚好就有人来喂;有的时候没那么顺心,想喝还是没人给,于是哭,使劲哭,后来就喝到了。婴儿对这个过程一定不会像成年人那样有一个全面的认知:是因为我哭,妈妈听到了,所以来喂我奶,我才喝到。对他来说,顺利不顺利的情况,过程都是一样的,饿,然后就喝到了;或者饿啊饿啊,于是就喝到了。这就是上帝的感觉,全知全能全爱:世界很简单,饿,然后就喝;饿,然后就能喝到;要爱,有爱。
婴儿期有这个特点,所以这样幻想是可以的。但是我们知道,正常情况下人是永远处于成长变化中的,人生有不同的阶段,各个阶段有各个阶段不同的特点,如果进入下一阶段心理上还完全停留在上一阶段,他就没法适应,会出现相应的心理问题。婴儿可以幻想自己是上帝,但是如果进入儿童期不独立,成年之后也还完全陷在这样的幻想中,那么问题就会很麻烦。严重的成为自恋型人格障碍;程度稍轻的发展成为自恋型的人格特点;更轻微的,仅仅有所保留,也就是大多数人的情况,以后就发展成为身上带了一点点自恋的特点。儿童期心理特点带来的自恋也是一样。
上边只说了上帝全知全能全爱的感觉,并不是只有这些,由于上帝是集真善美于一身的,所以很多情况下上帝的幻想还跟美有关。每个幻想自己是上帝的婴儿,偏重突出的上帝的特点会不一样,因此以后自恋所偏重的内容也不一样。有的人突出全知,以后他/她会觉得自己无所不知;有的人突出全能,以后会觉得自己无所不能;有的人突出全爱,以后会觉得自己像上帝一样博爱;有的人突出美,以后自己会很臭美。电影《冒牌天使》里的主人公布鲁斯就是个典型自恋型人格的人,非要尝试一下上帝那种万能的感觉,结果接手上帝的工作做了一周,并不像他想象的那么美妙,全世界一团乱,回到现实他依然是有些无能的;Narcissus的故事是传说,但他对自己美的情有独钟,很符合自恋型人格障碍的病人的特点。
儿童期,以及以后不同人生阶段里的自恋,根源上是对婴儿期自恋的延续,所以内容上不外乎上边这些,但以对能力和美的自恋最为常见。表现形式略有差异,因为过去仅限于幻想,现在却有行动力了。以前不够美,幻想自己无限美;现在发现自己不够美,就可能因为自卑而拼命追求补偿,试图让自己表现得特别美。这样做的后果是让人觉得特别假,有点招人讨厌,比如芙蓉姐姐就是这样。
我们生活中的大多数并没有像芙蓉姐那样招人讨厌,根本原因在于我们没有影响到别人。人的心理就有这个特点,无论你自己多么地臭美,只要你还没有彻底忘我,没有影响到别人,别人就不会在意。只要不影响别人,自恋其实有一个特别好处:它会让人感觉你比实际要美。因为当一个人发自内心地陶醉自己的美时,这种陶醉会相应地影响到周围人的客观评价。所以,自恋并不可怕,自恋就自恋吧,把自恋的臭美留给自己,时不时自我欣赏,自我陶醉一下,有益无害,让它来帮助增加你的魅力吧……
咨询电话:0539-8133371
18265180157(同微信号)15615996176(同微信号)
网址:www.yf991.net
客服QQ:969786807
地址: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新华一路与开阳路交汇处东100米路北三楼
上一条:心灵奥秘:人格的结构:理智人、原始人和纯真人
下一条:最不稳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