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测评就是“算命”吗?
这两年,“职业测评”这个词频频在各大人才网站以及报刊杂志的职业版块上出现,什么职业倾向测试、人格测试、性格测试等林林总总的测试项目,让你非常想探询个究竟。感觉就像看到一面闪闪发光的镜子,据说能照出你的未来,让人遐思。但是且不说国外测评每人次万八千块钱的天价,就是国内测评机构报出的几百元,也让人有些犹豫。这不就是“算命”吗?怎么这么贵?
职业测评真的就像“算命”一样吗?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职业测评的历史。追溯起来,职业测评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说古老,是因为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开始有了考试,它是统治者用以选拔官员的重要手段;说年轻,是因为自本世纪初期开始,现代科学的职业测评理论和技术才开始形成和发展,并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1905年,法国心理学家比奈(Binet,A)成功地开发出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比奈-西蒙量表。
令人意外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居然为心理测评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1917年,随着美国宣告参战,许多心理学家参军并开始为战争服务。他们开发出适合不同教育水平的心理测量方式做为评定智力的标准来选拔和分派官兵。战后,这种测量方式被广泛地应用于美国社会中,心理测量就此名声大震。
到了40和50年代,心理测量学家们开始在实践中评价求职者。也就是说,人们从此开始越来越重视人职匹配。心理学家开始采用面谈与纸笔测验相结合的方式,测试个人的职业能力倾向。
60年代以后,测评对象从普通员工扩展到中高层管理人员。近几十年来,随着测评工作更加专业化,西方出现了许多专门提供人才测评服务的公司,他们把人才测评技术应用于人力资源开发的各个领域。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职业测评做为心理测评工具,与个人职业发展结合的紧密程度,并非与“算命”一样,凭主观臆想和推测。职业测评作为一门学科,已经有很长的历史,它以人格理论、能力理论、统计学等为基础,形成了自己的学科体系。其测评结果也更加客观、数量化、全面。
由于职业测评技术综合采用测验、面试和情景模拟面试等形式,使测评效果比原来更加可靠和有效。比如有研究表明(费英秋,1994),用评价中心选拔出来的经理,工作出色的人数比用一般标准选拔出来的经理中的出色者多50%。在评价中心获得较高评价的人比获得较低评价的人更容易得到晋升。就以美国电报电话公司为例,他们在对一批经理候选人进行评价后,把结果保留了下来,8年后,把结果与实际情况进行核对,发现以前预测会升迁的候选人中已经有近64%的人被提升为中层主管,以前预测不晋升的候选人中,只有32%的人上升为中层主管。
现在,联想、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联通等国内外知名企业都已经开始把职业测评做为员工招聘工作中必不可分的一部分。其中联想集团是国内较早在招聘中运用心理测评的企业。“单纯通过面试招人的准确率是40%,而加入行业心理测评可将面试的准确率提高到60%。”联想公司人力资源部主管张少琴说。
本文章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致电删除!
咨询电话:0539-8133371
18265180157(同微信号)15615996176(同微信号)
网址:www.yf991.net
客服QQ:969786807
地址: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新华一路与开阳路交汇处东100米路北三楼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你知道自己的职业性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