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有关人际关系不良的案例分析
摘要:这是一例有关人际关系不良的案例。该求助者因为人际关系不良如与父亲不和、不会与人交往等来求助,近一个月来求助者表现为开车心烦,怨事怨人,心理不平衡,特别易怒,记忆力有所下降。根据临床资料,此案例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经过一个半月七次咨询,针对求助者的具体问题,综合运用了精神分析疗法的意象对话、认知行为疗法以及行为疗法的模仿法等,提出了具体的治疗方案,根据求助者的反馈、咨询师的效果评估以及求助者家人的反应,并结合心理测量的结果分析,该案例的咨询目标基本实现,求助者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求助者的人际关系尤其是与父亲的关系得到明显改善,心情也放松了,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关键字:人际关系,一般心理问题,心理测量,模仿法
一、一般资料
1、人口学资料:刘某,男,26岁,本科学历,个体,无既往病史。
2、个人成长史:求助者独生子,婴儿时期因为父母忙于生意,而由爷爷奶奶帮忙照顾,一直到2岁;幼儿期虽然生活在父母身边,但父母对自己照顾并不是太用心;童年期与其它男孩子一样,在调皮与打闹中度过;青春期时,有一些朋友,但是自己并不怎么爱说话,但却在朋友圈子里比较有威信;青年期,上了大学,脱离了父母的照顾,却很快得到了女友的关心与照顾,自己生活的也无忧无愁,直到参加工作结了婚一直都比较顺利.直到现在家庭生意有些衰败,父亲听不进自己的建议,也不想让自己为家庭分担责任,自己的生活价值得到否定,自己就不满和烦躁起来.
3、精神状态:求助者意识清醒,思维正常,记忆力有所下降,情绪不稳定,有一定自制力但易怒,言行一致,人格较稳定。
4、身体状态:近一个月来会有头晕或头部不适感如紧绷、胀等,偶尔会有胃部不适感如胀气、嗳气,有时出现心跳加快、心慌,也会有疲惫的感觉。
5、社会功能:人际关系不良,开车易烦,做事容易分心。
6、心理测验结果:SCL-90
|
原始分 |
平均分 |
参考诊断 |
总分 |
198 |
|
|
总均分 |
|
2.20 |
|
阴性项目数 |
44 |
|
|
阳性项目数 |
46 |
|
|
阳性项目平均分 |
|
3.35 |
|
躯体化 |
26 |
2.17 |
轻度 |
强迫状态 |
24 |
2.20 |
轻度 |
人际关系敏感 |
16 |
1.78 |
无 |
抑郁 |
27 |
2.08 |
无 |
焦虑 |
14 |
1.40 |
无 |
敌对 |
24 |
4.00 |
严重 |
恐怖 |
12 |
1.71 |
轻度 |
偏执 |
19 |
3.17 |
相当重 |
精神病性 |
19 |
1.90 |
轻度 |
二、主述和个人陈述
1、主述:求助者坐在我的对面,一身微脏运动装体现着求助者的萎糜,头发因为没有梳理而有些凌乱,求助者低着头不说话,但是我却能看到求助者的焦急与烦躁.在我对求助者做了短暂的放松之后,对方才与我谈起了他的爱好—跑步.
2、个人陈述:感觉自己不会与人交往,与父亲也不和,人际交往不良,近一个月来,开车烦,怨事怨人,从不怨己,遇事不想办法,没有一点克服困难的精神,心理不平衡,特别任性,特别易怒,特来咨询。
三、观察和他人反映
1、母亲诉述:儿子近一个多月来,心情烦躁,脾气很大,动不动就爱发脾气,对自己的态度还好一些,但和父亲的关系很僵,开车时情绪烦躁,自己总是担心儿子会出事,所以陪儿子一起来做咨询.
2.老婆反映:老公最近对自己也不像以前那么热情,对工作不怎么上心,经常发火.
3、咨询师了解及观察到的情况:求助者身高1.85米,身材匀称,看起来很结实,但脸上却掩饰不住的焦虑,求助者似乎非常不愿意说话,表现出一种无所谓的样子,但那种清高与自恋的神情却让我感到来自求助身上的无可奈何.
四、评估与诊断
1、评估:根据对临床资料的收集,该求助者智力水平正常;个性偏内向、孤僻、较难适应外部环境;胆小、固执,任性,依赖性强,敏感,易受暗示,情绪不稳定。整体心理健康状态较差。问题主要表现为认知上存在错误的观念;心情压抑;人际关系紧张;心理问题引发的躯体症状表现为头晕或头部不适感如紧绷、胀等,偶尔会有胃部不适感如胀气、嗳气,有时出现心跳加快、心慌,也会有疲惫的感觉,病程一个多月。
2、诊断:对该求助者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诊断依据:
1)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该求助者知情意协调一致,个性稳定,主客观世界统一,自知力完整,主动就医,并且没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2)该求助者病程的症状表现(如烦躁、易怒、记忆力下降等)不足三个月,精神痛苦程度不甚强烈,没有影响逻辑思维,对社会功能没有造成严重损害,内容尚未泛化。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并不严重,时间也较短,可以排除神经症和严重心理问题。
3)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是在近一个月内产生的,内容只局限在心理层面,尚未泛化,反应强度不太强烈,能找到相应的原因,思维合乎逻辑,人格无明显异常。可以对该求助者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鉴别诊断:
1)与精神病相鉴别: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精神病的特点是知情意不统一,没有自知力,不主动就医,伴有幻觉、妄想、行为异常等。该求助者知情意协调、一致,有自知力,主动求医,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2)与神经症相鉴别:神经症的特点是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的影响,问题出现泛化和回避,反应也与初始事件本身不相关,持续时间大于三个月或半年。该求助者的精神痛苦程度和社会功能受损程度并不严重,病程不足3个月,评分不足6分,问题也没有泛化。因此可以排除神经症。
3)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严重心理问题的反应强度强烈,已泛化,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病程大于两个月。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也没有泛化,持续时间不足两个月,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3、病因分析
1)生物学因素:该求助者的问题中没有明显的生物学因素。
2)社会性因素:该求助者的家庭关系不是很开放,家庭内部的人际关系也不是很亲密,使该求助者的社会支持系统较薄弱;同时该求助者的未找到理想的工作,这让他产生空虚感。
3)心理因素:存在不良认知;个性特征偏内向、孤僻、较难适应外部环境,缺少人际沟通。
五、咨询目标的制定
经双方共同协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1.具体目标:改变该求助者的看法;改善该求助者人际交往状况和不良情绪,使其心理测验结果恢复正常水平;改变该求助者的躯体不适状况;帮其找到充实自己的方式方法;纠正其负性情绪和错误认知。
2.近期目标:改善求助者与亲人尤其是父亲的关系;改善求助者的躯体不适;帮助求助者能够控制调整自己的情绪;协助求助者制定工作计划。
3.长期目标:完善求助者的认知,增强其社交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改善人际关系,协助求助者树立自信心。
4.最终目标:促进求助者的心理健康和发展,充分挖掘人的潜能,达到人格完善。
六、咨询方案的制定
1.主要咨询方法与适用原理:意象对话疗法。
求助者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与人交往存在障碍。其原因是在其成长经历和个性特点的基础上,在家庭环境的影响下,求助者存在着诸如“我所拥有的东西只是我自己的,不愿意与别人分享,并为此感到自豪”等认知,让他不能有效地、开放地去与朋友、家人分享交流观点、想法等,所以当他遇到一些应激事件事缺少了社会支持系统,从而使他无处宣泄。不过,求助者目前的心理和行为异常还没有达到较为严重的程度,还只是一般的心理问题。因而选用意向对话疗法此类问题是最有解决求助者的问题。因此在整个咨询过程中让求助者进入“意向”找到问题症结,并让其认识到问题的症结所在,从而协助其自我成长,改变认知、行为,建立新的、合理的认知方式,并结合行为治疗手段以及行为疗法的模仿、角色扮演等,循序渐进式地矫正不良行为,建立起新的行为模式,并在新的认知模式的指导下,逐步内化成为求助者的自然行为。
2.双方的责任、权利与义务
求助者责任
1)向咨询师提供与其人际关系不良问题有关的真实资料;
2)积极主动地与咨询师一起探索解决其人际关系不良问题的方法;
3)完成双方商定的家庭作业。
求助者的权利
1)有权利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执业资格;
2)有权利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
3)有权利选择或更换合适的咨询师;
4)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5)对咨询方案的内容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
求助者的义务
1)遵守咨询机构的与求助者相关的规定;
2)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中求助者方面的内容;
3)尊重咨询师,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咨询师。
咨询师的责任
1)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
2)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
3)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
咨询师的权利
1)有权利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
2)有权利选择合适的求助者;
3)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咨询师的义务
1)向求助者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出示营业执照和职业资格等相关证件;
2)遵守咨询机构有关规定;
3)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
4)尊重求助者,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求助者。
3.咨询时间与收费
咨询时间:一个半月七次,9月21日、9月24日、10月14日、10月22日、10月27日、11月6日、11月21日,每次一小时。
咨询收费:200元∕小时
七、咨询过程
咨询阶段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建立阶段
任务
1)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2)了解求助者的基本情况,收集一般临床资料;
3)聚焦与人际关系有关的临床评估以及涉及求助者心理行为有关的心理测量如SCL-90测量、EPQ人格测量等;
4)确定求助者的主要问题,探寻求助者的改变意愿;
5)进行咨询分析。
完成情况
1)填写咨询登记表,介绍咨询中的有关事项与规则;
2)倾听求助者的诉说,鼓励其宣泄不良情绪,调整心态,获取了求助者的信任和理解;
3)收集求助者临床资料,了解其成长过程,尤其是重大事件。探寻求助者的心理矛盾及改变意愿;
4)求助者独立完成90项症状清单的自测,EPQ人格测验;
5)将测验结果反馈给求助者,并作出初步问题分析,让其理解为什么会这样;
6)咨询师告知其为一般心理问题,进一步说明其心理问题得不到解决,就会以躯体症状表现出来,目前其头部不适,胃部不适以及疲劳等就是躯体化表现,需定期进行心理治疗;
7)布置咨询作业:继续进行意向对话并认真思考与咨询师的谈话。2.心理咨询阶段
任务
1) 加深咨询关系;
2)进一步探索问题症结并识别求助者的负性自动想法;
3)学会合理评价在人际关系方面的认知、想法,提高求助者的自控力;
4)认知行为干预。
完成情况
1)反馈咨询作业:认为咨询师说的有道理,并与咨询师在某些问题上达成共识,并认真思考自己在人际关系处理上存在的负性想法,但不知为什么就会这么想问题;
2)说明意象对话疗法的原理;
3)对求助者的问题做进一步的认知分析;
4)结合意向对话治疗原理与认知行为治疗原理,咨询师与求助者就上述认知分析环节进一步商讨;
5)与求助者进行角色扮演,观察其情绪反应,让其描述具体想法;
6)咨询师与求助者探讨人际关系的方式问题。让其认识到任何一种方式都有利和弊,要对其树立正确观点,引导其重新审视自己的处事方式;
7)布置家庭作业。
3.结束与巩固阶段。
任务
1)学会合理评价人际交往方式,对烦躁、易怒自我管理;
2) 继续识别负性自动想法;
3)加强与父亲及其他家人的交流。
完成情况
1)反馈咨询作业:让求助者详细描述心烦意乱的情境,以及与父亲交流、沟通的感受并解释自己何以有这种感受;
2)与求助者进行角色扮演,让其观察“求助者”在何时产生情绪反应并进行分析;
3)进一步分析负性自动想法,明确行为与认知的关系,引入“合理观念“,重新看待人际关系;
4)布置家庭作业,继续加强与父亲的交流与沟通,体会意向对话带给自己的感受.
八、咨询效果评估
1、自我评估:求助者认为自己“不再像以前那样烦躁、易怒了;觉得自己的东西也是可以与别人分享、交流的,这不会影响到“它属于自己”这个事实,不再像以前那样与父亲争吵,能够与父亲或者长辈平心静气的交流了”,并且自己也不再为了打发时间常常上网,而是将它作为一个休闲的方式来放松自己。”
2、他人反馈:母亲认为刘某做一些能力之内的事情了,并且与父亲的关系也好了许多,妻子也认为丈夫现在的脾气好了很多,对待生活的态度也平和了很多,并且易于与人交往。
3、心理咨询师评估:求助者已基本纠正了不良认知,能够正确的看待自己了;情绪症状(易怒、人际关系不良)得到了改善;躯体症状(头晕或头部不适感如紧绷、胀,胃部不适感如胀气、嗳气,心跳加快、心慌,疲惫等)已消除;能够较平静轻松的与父亲相处,还积极的做一些能力之上的事情。求助者能够学会运用学到的心理学知识调整自己的认识,控制自己的情绪;人格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4、心理测验结果:
|
原始分 |
平均分 |
参考诊断 |
总分 |
166 |
|
|
总均分 |
|
1.84 |
|
阴性项目数 |
56 |
|
|
阳性项目数 |
34 |
|
|
阳性项目平均分 |
|
3.24 |
|
躯体化 |
21 |
1.75 |
无 |
强迫状态 |
19 |
1.90 |
无 |
人际关系敏感 |
16 |
1.78 |
无 |
抑郁 |
20 |
1.54 |
无 |
焦虑 |
16 |
1.60 |
无 |
敌对 |
21 |
3.50 |
相当重 |
恐怖 |
13 |
1.86 |
轻度 |
偏执 |
18 |
3.00 |
中度 |
精神病性 |
11 |
1.10 |
无 |
参考文献:
⒈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郭念锋主编.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7
2.心理咨询与意象对话治疗技术--《我是谁》.朱建军著.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1.7
樱飞心理咨询中心 王可
助理心理咨询师史海玲整理
2008年1月6日樱飞办公室
咨询电话:0539-8133371
18265180157(同微信号)15615996176(同微信号)
网址:www.yf991.net
客服QQ:969786807
地址: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新华一路与开阳路交汇处东100米路北三楼
上一条:一例有关神经衰弱的案例分析
下一条:一例有关幼儿电话咨询的案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