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中心简介
  • 新闻动态
  • 咨询导航
  • 心理学堂
  • 活动风采
  • 学术专栏
  • 心理留言
  • 联系我们
心理常识 | 婚姻情感 | 人际关系 | 亲子教育 | 性格调适 | 网瘾网恋 | 考试焦虑 | 职业指导 | 心理测评 | 心理商城 | 案例解析
  • 朱建军简介
  • 意象对话

家庭教育大课堂走进银河湾社区 专家支招破解孩子"内动力"难题【点击查看】

“蒲公英”公益大课堂走进朱夏社区 华诚社区 助力家庭教育暖人心【点击查看】

妇联家庭教育“蒲公英”公益讲座:心理咨询专家支招如何让孩子“既成人也成才...【点击查看】

【新课预告】樱飞心理意象对话中级班课程5月份开课【点击查看】

2025年樱飞全年课程安排【点击查看】

【通知】心理咨询师面对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培训招生通知【点击查看】


  • 【心理常识】
  • 【婚姻情感】
  • 【人际关系】
  • 【亲子教育】
  • 【性格调适】
  • 【网瘾网恋】
  • 【考试焦虑】
  • 【职业指导】
  • 【心理测评】
  • 【心理商城】
  • 【案例解析】
  • 【课程推荐】
  • 【青少年注意力训练】
新闻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樱飞心理】王可老师|互动式心理绘画技术培训班开始招生啦!

添加时间:2023-05-15


「王可老师 」


【樱飞心理】第三期

互动式心理绘画技术培训班


2023年5月27日至28日 


 

每个人天生都是

“艺术家”

你知道吗?

 


有位艺术家曾经说过:“仅仅使用双手工作的人,是一个劳动者;使用双手和大脑工作的人是一个工匠;只有使用双手、大脑和心灵工作的人才称得上是一个艺术家”。


其实,我们每个人天生都是“艺术家”,只不过在生命历程中这些自发性、创造性、艺术性等天性被外部的评价、否定、标准化等力量所影响,创造性被压抑,从而失去了多姿多彩的生命力。


绘画是一种常用的艺术表达形式,画是心声,是由感而发的,是心理状态的外现。在甲骨文中,“晝”字是一只手拿着一个树枝,在田地上划着图案,我们也可以理解为描绘着自己的心田,表达着自己的心声。

自古至今,绘画与意识的融合一直是人们运用的主题,例如:古人在洞壁上刻下动物人物形象、器皿上绘制各种纹路、各个群族部落绘制图腾、藏传佛教的曼陀罗,各个团体使用的标志等等,都在用绘画艺术表达着不同地域、不同族群的精神象征和文化意识。


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物质文明高度发达,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紧张繁忙的生活使得人们更多的关注外在,和内心的链接逐渐减少,情感表达不足和对自我内在关注不够引起了很多心理问题。


在心理学研究领域,越来越多的心理工作者倾向于运用非语言表达方法进行探索、治疗,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互动式

心理绘画技术

一种艺术治疗方法


互动式心理绘画技术是意象对话治疗技术创始人朱建军教授和曹昱博士联合研究创建的一种整合性的艺术治疗方法,王可老师师承朱建军教授与曹昱博士,为第一期互动式心理绘画技术培训班学员,本次培训是经过朱建军教授和曹昱博士本人亲自授权开办。


经过绘画、读画和用画,用伴随讲述绘画、团体共同绘画、绘画意象对话、补全式绘画和涂鸦墙绘画等操作方法;通过绘画创作、观察倾听、深入体验、情感表达、行动演出等形式,作品—成员—团体—老师之间形成多层多环互动,使每个成员全身心投入,达到发现、探索、整合、转化和提升。

 



课程培训价值

收获满满


1、个人成长方面:


不同的视角发现自我心灵的未知区域,释放情绪、化解心理情结,整合人格碎片,疏通和提升生命力。


工作能力方面:


掌握互动式心理绘画技术,通过引导求助者、辅导团体、小组成员如何将潜意识视觉化,如何促进各元素进行互动并进行探索,从而提高分析能力、关系洞察力、团体领导力、情感表达力等。


应用方面:


可以应用到个体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心灵成长小组带领、亲子关系辅导、职业生涯辅导、婚姻咨询等领域,以及爱作坊业务的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