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中心简介
  • 新闻动态
  • 咨询导航
  • 心理学堂
  • 活动风采
  • 学术专栏
  • 心理留言
  • 联系我们
心理常识 | 婚姻情感 | 人际关系 | 亲子教育 | 性格调适 | 网瘾网恋 | 考试焦虑 | 职业指导 | 心理测评 | 心理商城 | 案例解析
  • 朱建军简介
  • 意象对话

“蒲公英”公益大课堂走进朱夏社区 华诚社区 助力家庭教育暖人心【点击查看】

妇联家庭教育“蒲公英”公益讲座:心理咨询专家支招如何让孩子“既成人也成才...【点击查看】

【新课预告】樱飞心理意象对话中级班课程5月份开课【点击查看】

2025年樱飞全年课程安排【点击查看】

【通知】心理咨询师面对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培训招生通知【点击查看】

【樱飞心理】王可(王丽杆)老师心理咨询师精英班诚挚邀请您【点击查看】


  • 【心理常识】
  • 【婚姻情感】
  • 【人际关系】
  • 【亲子教育】
  • 【性格调适】
  • 【网瘾网恋】
  • 【考试焦虑】
  • 【职业指导】
  • 【心理测评】
  • 【心理商城】
  • 【案例解析】
  • 【课程推荐】
  • 【青少年注意力训练】
学员天地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员天地

在攀爬与坠落之间看见生命深处的光

添加时间:2025-05-24

本周在王可老师的个人成长小组中,学员们用真实的生命故事,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关于成长、创伤与疗愈的地图。那些藏在焦虑背后的恐惧、困在分裂位中的挣扎、以及突破代际模式的觉醒,恰似一道道光,照见我们内心未曾被看见的角落。
 
悬崖上的攀爬者:当焦虑成为生存的证明
 
学员温暖用“两片峡谷”的意象,道出了现代人最隐秘的生存困境:
“我必须不断忙碌,否则就会跌落谷底。”
这种“分裂位”的应对模式,源于早期生命中无法承受的创伤。当她扒着悬崖藤蔓、双脚试探凸起的岩壁时,身体紧缩、心跳停滞的状态,正是无数人日复一日的生存写照——我们用“必须有价值”的执念,将生命变成一场永不停歇的攀爬。
王可老师点破关键:
“凡是应对的,一般是不好的,是对境遇的应对。‘放下应对’去面对恐惧,是改变命运的开始。”
当温暖在意象中松开藤蔓,竟发现自己已站在山顶,绿树、野花与微风不期而至。这恰印证了老师所说的“心理影响现实”:真正的安全,不来自永不坠落的保证,而源于对坠落恐惧的直面。
 
哭泣与攻击:未被满足的依恋呼唤
 
学员面条的“无来由哭泣”,在小组中掀起了关于早期依恋模式的深层讨论。王可老师一针见血:
“你是在用哭和老师建立连接,把老师投射成‘好妈妈’。”
这种原始的情感索取模式,在成年后往往异化为攻击或抱怨。就像老师所说:“小时候常哭的人,长大后‘哭’会变形成骂或攻击。”当我们执着于用情绪武器获取关注时,实则是在重复童年“爱=被看见”的等式。
而关于“反向认同”与“适度之爱”的辨析,更揭示了养育的哲学:
“A妈给一千元,B妈给一万元,哪个更爱孩子?要看孩子的感受。”
真正的爱,不是以付出多少衡量,而是能否看见对方真实的需求。
 
内在子人格的对话:黑暗中的光与行动
 
学员涵钰对“大壮”与“妮娜”的觉察,是小组中学员之间碰撞出的意外之喜。在面条的哭泣声中一阵烦躁升起,她意外触碰到两个对立的子人格:
大壮(青中年男士):“哭有什么用?要行动!”
妮娜(小女孩):“在黑暗中哭,因为恐惧被忽视。”
这两个看似矛盾的声音,实则是生命早期的生存策略:一个用理性压抑情感,一个用脆弱换取关注。而当妮娜点亮蜡烛的瞬间,我们看到了疗愈的可能——真正的成长,不是消灭某个子人格,而是让他们在对话中彼此照亮。
 
中考冲突背后:被混淆的“无助”与“期待”
 
学员清野与母亲的冲突,折射出中国家庭最典型的困境:
“两个人都是‘无助’的人,都希望对方能帮到自己。”
王可老师用“外部影响”与“内部自我”的区分法,帮助清野剥开代际传递的迷雾。当清野开始分辨“哪些是妈妈给我的,哪些是我自己的”,压力便不再是命运的枷锁,而成了觉醒的契机。
这让学员涵钰反思出三条养育真谛:
①进出房间敲门,给予物理与心理的边界;
②少说教未来,多看见当下;
③给孩子想要的爱,而非自己想给的。
 
在分裂位与山顶之间:命运脚本的重写
 
王可老师在白板上一笔一划认真板书:“基本愿望→基本境遇→基本信念→基本应对”链条,恰似一把钥匙,解开我们为何重复困境的谜题。而“解情结,情结从现实中去看”的提醒,则暗示着疗愈的路径:真正的改变,始于对现实处境的诚实面对。
当学员温暖松开藤蔓、当面条放下哭泣的执念、当清野开始区分内外影响,她们都在做同一件事——停止用过去的剧本演绎现在的人生。
 
在樱飞心理咨询中心,我们始终相信:
 
每个深陷峡谷的灵魂,都自带登顶的潜能;
每段看似顽固的命运脚本,都等着被重新书写。
如果你也在悬崖边攀爬,不妨停下来,听听内心真正的声音——或许,山顶的风景,早已在那里等你。
 
后记:王可老师个人成长小组持续招募中,愿与你一起,在生命的峡谷与山顶之间,找到属于自己的光。

上一条:心房的回响 | 王可老师个人成长小组六月札记
下一条:【学员分享】在攀爬与坠落之间看见生命深处的光
  临沂教育联盟网   临沂网站建设   青少年注意力培训   朱建军意向对话   临沂心理博客   临沂樱飞心理咨询中心   临沂教育宝
版权所有:临沂樱飞心理咨询中心    樱飞心理博客   鲁ICP备12004256号-5
网站关键词:临沂樱飞心理|临沂心理|临沂心理咨询|临沂心理咨询师培训|临沂心理辅导|儿童注意力训练|心理健康    技术支持:临沂教育联盟网
  咨询电话:0539-8133371  18265180157(同微信号)15615996176(同微信号)  客服QQ:969786807  地址: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新华一路与开阳路交汇处东100米路北三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