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自救指南:想都是问题,做才有答案
一、拖延的真相:不是懒,而是怕
相信很多人都有类似的经历:
周一的报告非要拖到周日熬夜赶工
办了一个月的健身卡从未使用
待办清单越积越多却始终提不起劲
事后总是懊悔不已,但下次依然重蹈覆辙。这个死循环究竟该如何破解?
心理学揭示:拖延不是懒惰,而是"恐惧开始"的表现。当我们面对任务时,大脑会不自觉地放大可能遇到的困难,产生烦躁不适感,于是用刷手机等方式逃避。
二、两大心理陷阱:评估偏差与完美主义
1. 任务难易评估偏差
我们常常会:
高估任务难度
低估自身能力
典型案例:
老板要求整理年度报表时,第一反应是"工程浩大",实际开始后却发现远没有想象中困难。
2. 完美主义作祟
许多拖延者其实是:
太想做好反而不敢开始
用拖延作为表现不佳的借口
总想等"完美时机"才行动
关键认知:
大多数任务不需要完美开局,重要的是先迈出第一步,在行动中逐步完善。
三、四步破解拖延法
方法一:5分钟启动法则
告诉自己"只做5分钟"
5分钟后可自由选择继续或停止
神奇的是,一旦开始往往就会持续做下去
方法二:任务拆解术
以写论文为例:
1. 确定选题
2. 查阅10篇文献
3. 完成提纲
4. 撰写第一章
......
每完成一个小目标就打勾,成就感会推动你继续前进。
方法三:打造专注环境
手机放到另一个房间
清理办公桌面
备齐所需工具
泡杯喜欢的饮品
这些准备动作会给大脑"要开工"的信号。
方法四:接纳不完美
尝试用这些话语安抚自己:
"现在不想做没关系,先休息一下"
"这次拖延了,下次再尝试"
温和的态度反而能减少内心抗拒,让你更快重新开始。
行动宣言
记住:
完美不是开始的必要条件,
开始才是通往完美的必经之路。
与其在想象中纠结,
不如在行动中成长。
今天,就从第一个5分钟开始你的改变吧!
本文来源于网络。
樱飞心理咨询中心常年开设心理成长课及疗法课可以帮您疏导情绪缓解压力,欢迎大家根据自己的需求和时间来进行选择。
联系热线:18264996697 18265180157微信同号
上一条:没有了!下一条:高手面对压力时的3个心理工具:不是天赋,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