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公益讲座进社区:读懂天赋,因材施教,点亮孩子未来
2025年10月21日上午,一场以“如何因材施教成就孩子美好前程”为主题的“蒲公英”家庭教育公益讲座,在银河湾社区温暖启幕。本次活动由妇联特邀知名心理咨询师王可老师领衔,资深心理咨询师于亮亮、孟雪芹共同参与,为社区居民带来了一场富有深度与温度的家庭教育指导。
一、聚焦天赋:发现孩子独一无二的潜能地图
活动伊始,王可老师以“天赋的定义与重要性”破题,深刻指出天赋是孩子与生俱来的“心灵蓝图”,是一种未经雕琢便自然流露的能力倾向。她通过莫扎特的音乐灵性与爱因斯坦的科学好奇等实例,生动阐释了天赋作为个人成就的基石作用,并强调:“家庭是天赋的第一个孵化器,父母的眼光与教育方式,直接关系到这颗种子能否破土而出。”
二、科学培育:让努力与天赋同频共振
谈及“天赋的识别与培养”,王可老师提供了从早期观察到持续培育的系统性路径。她重新诠释了那句经典格言:“人们常说天才是1%的天赋加上99%的汗水,然而,那1%的天赋决定了99%的汗水该洒向何方。”她呼吁家长,“教育的智慧,在于做孩子的‘发现者’而非‘改造者’,引导他们将宝贵的努力投入其天赋所在的赛道,才能事半功倍,真正成就卓越。”
三、家庭基石:塑造价值观与提供情感港湾
王可老师进一步剖析了家庭教育的核心功能,即价值观的塑造与情感支持的提供。她特别警示了不良沟通的代价:“当亲子沟通遇阻,家长的怒火往往指向孩子。表面看,家长宣泄了情绪,但长期承受这一切的孩子,却可能成为心理问题的‘无声买单者’。一个出现心理困扰的孩子身后,往往站着一对需要修复关系的父母。”
四、明晰目标:培养独立人格,激发内在潜能
围绕家庭教育的终极目标,王可老师提出,应致力于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帮助他们建立稳固的价值坐标,并最终唤醒其内在的、蓬勃的生命潜能,走向真正属于自己的广阔前程。
五、互动升华:在分享与共鸣中凝聚教育共识
讲座在温馨的互动环节中走向高潮。在于亮亮、孟雪芹两位老师的引导下,与会家长手牵手围成同心圆,敞开心扉,分享困惑,交流经验。圆圈不仅连接了彼此的手臂,更链接了育儿的共同心声与困惑,咨询师们的专业解答也为一个个具体的家庭难题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思路。
本次“蒲公英”活动如同一颗理念的种子,飘入银河湾社区的家庭土壤。它不仅传递了“因材施教”的科学理念,更构建了一个支持性的社区教育生态,为成就孩子的美好前程注入了温暖而坚定的力量。
樱飞天赋测评:解锁孩子与生俱来的天赋密码!
测出优势,找准赛道,因材施教,
让孩子的努力,赢在正确的起跑线上!
联系热线:18264996697(微信同号)
下一条:赋能之光照见前行路 | 樱飞心理举办学术分享会